慧聪网广电:琪琪色原影院-吴蔚:特朗普改口风,并对“欧洲老钱们”提出了新的KPI
直新闻:乌克兰周六凌晨出动多架无人机,对俄罗斯第六大城市喀山实施远程打击,您怎么看乌军此次长途奔袭,这会对俄乌冲突带来新变化吗?
特约评论员 吴蔚:展开地图不难看出,喀山这座城市位于伏尔加河沿岸,距离俄乌战场前线有 1000 多公里的距离。是的,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座比首都莫斯科更远离战场的关键城市。要知道,莫斯科距离乌克兰边境地区只有 400 多公里的直线距离。可即便如此,乌克兰方面发动的无人机袭击还是有效覆盖了喀山。令人细思恐极的是,今年 10 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就是在喀山举办的。
当然,这也不是喀山今年以来第一次遇到乌军无人机袭击了。喀山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基地,航空制造业、化工、轻工业与食品生产都在这里。为俄军生产图 -160 战略轰炸机的航空制造联合体就在这里,普京也曾多次来到这里视察。今年 4 月、5 月,乌军都向喀山的俄罗斯工业设施发动过远程无人机袭击。当时,俄罗斯方面也是紧急关闭了当地机场,叫停民航客机的起降是为了让地面的防空部队能够心无旁骛地进行防空拦截作战,不必担心导弹误击民用飞行器。
我看了一下此次无人机袭击的画面素材,倾向于认为这是乌军再次发射了航程在 1200 公里左右的中型长航程无人机,采取自杀式撞击的攻击方式。这类飞行器目标不大、飞行高度偏低,属于典型的 " 低慢小 " 目标,很容易躲开俄军的区域防空雷达,加上俄军普遍缺乏预警机这类空情侦测单位,所以乌军这类远程偷袭手段常常得手。但另一方面,这类无人机毕竟威力有限,对喀山的几次袭击都没有取得什么确切战果。更多是产生一种威慑效应,告诉俄罗斯方面,我依然能够有效打击你的战略纵深,你腹地城市并不安全。
事实上,要论打击效果来说,乌军这类长航时无人机肯定还是不如美军投喂的 ATACMS,也就是射程在 500 公里左右的陆军战术导弹管用。所以要论对俄乌战局总体态势带来的影响,肯定还是前不久美国总统拜登全面放开乌军使用美式技术兵器管制的意义更大。说得极限一些,乌军是可以使用类似导弹直接攻击莫斯科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也难怪俄罗斯当局对乌克兰试图加入北约的反应如此剧烈了,北约武器一旦部署进入乌克兰境内,几乎等于 " 敌人将大炮推到了俄国人的家门口 "。
顺着这个逻辑去听普京关于俄乌局势的最新发言:" 俄罗斯不需要停火,俄罗斯要的是真正的和平 ",在我看来,又一张《明斯克协议》是莫斯科方面不再需要的,在莫斯科的认知里,停火协议不过是下一场冲突的中场休息,普京需要一个彻底解决乌克兰国家定位、外交取向、军事存在性质的确定性外交文件,要将北约东扩的脚步坚决阻挡。
直新闻: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口风似乎也有变化,英媒报料,特朗普有意继续对乌克兰提供军援,并要求北约各国将国防开支占 GDP 比重进一步加码至 5%,您对此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吴蔚:正如我在之前的节目中谈到,随着特朗普接触到的情报与完整信息越来越丰富,他终将意识到,调停俄乌冲突绝不是什么 "24 小时内 " 就能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在美国大选尘埃落定至明年 1 月特朗普宣誓就职这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俄乌战场上发生的新动态足以给 " 二进宫 " 的特朗普扎扎实实又上一课。
战争是有惯性的,就像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特朗普显然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现如今,他改变主意说要继续援助乌克兰,在我看来,才像是慢慢进入角色的样子。大选获胜以来,他接触到的西方政客,他听到的、看到的一切,都会重新塑造他对俄乌冲突的认知与决策取态。是的,他确实与普京有着一段还不错的私交,但在轰鸣向前奔走的国家机器面前,在怨声载道的盟友体系面前,这位美国准总统还是过于形单影只了。
还记得马克龙那句经典的 " 北约脑死亡 " 言论吗?时过境迁,一场俄乌冲突似乎让这个 " 僵死的大脑 " 重获新生。搭美国防务便车的欧洲各国纷纷提高了防务支出,特朗普一顿 " 极限施压 " 操作尚无法驱驰的 " 欧洲老钱们 ",一听到乌克兰的隆隆炮声,便也乖乖就范了。这无疑刷新了特朗普的认知,现在他提出国防支出占 GDP2% 远远不够,新的 KPI 是 5%,欧洲老爷们回去凑吧。
当然,最妙的地方莫过于 " 防务开支可以与更优惠的对美贸易条件挂钩 ",用美国的、买美国的,这也太特朗普了。所以在我看来,特朗普还是在用那套粗暴的 " 顺差等于净赚 " 逻辑在看待美欧之间的外交关系,美国是否吃亏,要看贸易平衡试算表里的数字究竟是红色的还是绿色的。你也别怪外媒当初将他称为 " 政治素人、商人总统 ",认知决定决策,特朗普还真是一个认为 " 天下万事万物皆可标价 " 的主。
F/A-18F(资料图)
直新闻:美军航母护卫舰击落了舰母舰载机,美军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而此时美军正在对胡塞武装进行新一轮军事打击。您怎么看这起红海非常事件?
特约评论员 吴蔚:大水冲了龙王庙,航母编队的 " 带刀侍卫 " 挥刀斩下了自家编队的舰载机,确实是一个令人意外的大新闻。还记得我刚刚谈到的喀山无人机袭击事件吗?俄罗斯方面紧急关闭了当地机场,为的就是防止类似的情况出现。超视距防空拦截作战的敌我识别问题,一直是世界级难题。
聚焦美军此次红海误击事件,对外披露事件的是美国中央司令部。" 杜鲁门 " 航母打击大队在红海附近执行实战任务,顶头上司便是这个中央司令部。我查了一下美国海军的公开数据,出手误伤的当事人美国海军 " 葛底斯堡 " 号巡洋舰隶属于 " 杜鲁门 " 航母打击大队,同一个编队里的还有 " 巴尔克利 " 号、" 奥斯卡 · 奥斯汀 " 号两艘阿利 · 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从这个配置上看,作为编队内唯一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葛底斯堡 " 号无疑就是这支航母作战群里的编队防空指挥所所在地。
那么好了,既然整个编队的防空拦截作战都要听他的,怎么他连自己编队派出去的舰载机都认不出来呢?这是一个重大疑点,美军中央司令部也并没有对外披露更多细节,只是留下一句 " 这起事件不是由敌方火力造成的,目前正在进行全面调查 "。
在那个漆黑的夜晚,红海上空究竟发生了什么,外界恐怕暂时无从得知。但我可以合理推测,当这支航母编队回到母港位于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基地,哪些关键人物会被请进海军调查委员会出庭接受审查。
首先是 " 杜鲁门 " 航母打击大队的编队指挥官,大概率是一位海军少将,他必须出庭回答一系列问题,包括介绍编队当天是在执行什么任务,编队内各艘舰艇分别扮演什么角色,执行什么命令。
其次是 " 杜鲁门 " 航母上的 " 飞行总管 ",美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联队长,大概率是一位上校。被击落的 F/A-18F 战机隶属于第 11 战斗机中队,代号 " 红色开膛手 ",是他的部下。他需要对调查委员会说明,派出这架战斗机执行什么任务,战术目标是什么,通信管制的方法是什么。
然后是这起误击事件的主角," 葛底斯堡 " 号巡洋舰的舰长,大概率是一位上校,他应该兼任 " 杜鲁门 " 战斗群的编队战术行动官(FTAO),整支编队护航舰艇的防空火力都听他号令。他要向调查委员会说明整个防空作战的过程,从发现目标到目标识别再到威胁程度判断,最终为何下令防空导弹开火。这位舰长也非常可能会成为整个事件的直接责任人。
最后是这起误击事件的主要当事人,代号 " 红色开膛手 " 的 F/A-18F 战机机组。两位幸存的飞行员大概率是上尉、中尉,必须详细介绍自己的战机被击落之前到底遇到了什么。比如说,是否与编队保持无线电通话,是否正确开启敌我识别应答(IFF),在什么情况下发现座机被雷达锁定,当时的飞行高度、速度以及航向是什么。
综上所述,这是一起典型的超视距防空拦截作战中的误击事件。我合理推测,当时的战场环境很可能是复杂条件下的。比如说胡塞武装也在同一时刻发起了针对美军航母编队的反舰导弹攻击、无人机袭击,让美军编队在压力之下发生了 " 受迫性失误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推测,真正结论要等待美军拿出调查报告。
这让我回想起前不久西方媒体披露的 " 红海护航行动 " 中,长期疲劳作战导致频频犯错、士气低落的北约海军编队群。你能想象胡塞武装这样一支武装力量让地球上最强悍的海军编队疲于应对吗?是的,这就是已经发生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百年变局,惊涛骇浪,不正是如此吗?
作者丨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