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新闻网:色五月情-城市光影数字景观要提升互动性,增加烟火气
上海在城市光影数字景观的建设上颇有心得。室外展示偏好3D光雕投影,如今年夏天的“上海国际光影节”;直接消费模式主要是VR虚拟展如“永恒的巴黎圣母院”,或沉浸式体验如TeamLab无界美术馆,有时也会作用于顶奢餐饮中辅助增加体验效果。
但如果在人流量大的商业街区建设光影数字景观,效果如何?澎湃研究所研究员于12月14日探访上海新天地“冬日梦剧场WINTER DREAMLAND”年末节日庆典季,发现光影数字景观与“烟火气”的体验之间不太兼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二者之间能相互结合并产生“1+1>2”的效果吗?
光影数字景观需静态观赏,受限于空间场景
室外的光影景观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想要达到沉浸式的效果则受限于空间本身。3D光雕投影与餐饮零售消费的最好结合往往是作为“背景板”,例如巴黎圣母院修复后的重新开放采用3D光雕投影之于塞纳河畔的小酒馆。
但如果将这种模式置于上海,会发现城市空间不同导致相应的理念不兼容。例如上海地标建筑周边一般是附属绿地,而不是可以“聚气”的广场和餐饮店铺,消费者想要消费,只能前往更远的地方——但很可能那里的法桐和街道两边的建筑挡住了地标,而导致光影数字景观无法与街道商业相映成趣。
而商业街区本身虽然有“烟火气”,但熙熙攘攘的人群很容易破坏欣赏动态光雕的气氛。例如新天地街区里BEAST野兽派所在的建筑,山墙面对一个小广场,旁边有很多餐饮店,有外摆和暖棚。如果墙上增加光影秀,还是有机会坐下欣赏。但前景人头攒动,很容易“煞风景”。有年轻人用手机延时技术,让静态的大月亮装置高悬在人群汇成的虚化“河流”中,才显得视觉上不混乱。
野兽派的主墙面和月亮装置。城市背景本来就杂乱,拍照需要仰视以避开下面的人群。如果墙上再加上动态光影,视觉效果并不好。 赵忞 摄
主装置上的大屏幕滚动播放广告和庆典宣传动画,也让视觉上感到很“吵”。赵忞 摄
法桐树下传统的光雕反而容易从黑色背景中凸显,很有质感。赵忞 摄
再比如以Teamlab为代表的是通过在“黑盒子”中打造“炫彩”奇观,在封闭的“专柜”空间中叠加产品的陈列展示,或者叠加声音装置,模拟出不同环境,从而创造沉浸式体验,但叠加更多直接消费的方式则可能有困难。例如上海著名的米其林餐厅UV,在就餐体验中采用了类似方式,引入“沉浸式用餐”概念,用视觉辅助味觉,但高成本、低客流的高奢路径,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最终没能幸免。再比如在月星环球港举办的虚拟歌姬——洛天依展,更多的IP消费也只能放在沉浸区的外面。
2019年9月11日,由teamLab打造的全球第二座teamLab Borderless(中文名:无界美术馆)宣布将于11月在上海正式开馆。中新社 资料图
米其林餐厅UV 资料图
高沉浸度场景式消费,不应只有单一的视觉指标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崔哲提到,就空间研究而言,现在的“数字景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以信息高速公路、车路云、城市孪生为例的物理建成环境方向,另一个是以“前脑机接口时代”为背景的数字建成环境方向。他认为“沉浸”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技术瓶颈。
但很多光影景观体验下来,会发现只有视觉上的增量。虽然对于一个健全人,视觉信息占全部感觉信息的70%以上,但如果它与剩下30%的触觉、味觉、听觉、嗅觉感知系统没有联动,或者不兼容,便会给人疏离感甚至造成身体不适。
其次,以投影为主的光影景观往往尺度较大且不可接触,不如更有“实体感”的实景方便消费者参与和互动。例如新天地街区里,摆在店铺前的实体发光圣诞树装置,便可吸引年轻人前去摸一摸然后合影,年轻人拍完照便很容易再看一眼菜单,决定是否留下来。如果它只是虚拟的光影,可能只让一圈人围着打卡分享,无法延展至其他消费。
其实活动的光影也可能促进互动,例如激光笔逗猫,或者跳跃的光点吸引儿童去追。但它如何吸引成年人参与,还需要更多思考。
第三,在今年的消费趋势中,主题公园翻红,可见人们更希望得到集中、高强度的沉浸体验。但城市是一个不同年代的建设叠加起来的复合体,在这种复杂环境下,即使叠加以视觉刺激为主的光影数字景观,在兴趣点密集程度上也很难与主题公园相媲美。
同时,主题公园中还可以投入相当多的NPC(非玩家控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的缩写,景点中一般指由演员扮演的具有特定角色形象的人物)以维持气氛,一些室内主题街区也可能有穿着旗袍打卡的老阿姨,或cos成特定角色出来逛街的消费者,维持整个场域的沉浸感。
但普通的城市商业空间中比例最多的是“路人甲”,人多热闹的“烟火气”反而冲淡了沉浸感。这靠现在更流行的光影秀难以弥补,反而实体搭建的发光装置更擅长。
城市数字景观如何超越视觉,叠加“烟火气”?
原本的数字景观概念是借助计算机,综合运用遥感、多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仿真等数字技术,对景观信息进行采集、监测、分析、模拟、创造、再现。但近些年由于“元宇宙”和“脑机接口”概念的火热,“数字景观”逐渐被窄化到了成本较低的视觉交互,以光影数字景观、裸眼3D等最为普及,而更具实体感、成本较高、需要定期维护的感知交互景观装置的做法则变得罕见。
而且《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等对“数字景观”的鼓励政策,实际上都偏向城市数字基建。哪怕是“云演艺”“云看展”之类表面看起来是文化消费,促进文旅融合的行为,最终的解决方案都是搭建数字平台。讨论 “光影数字景观促进文化消费”,首先要回答消费的是什么——数字景观本身的消费,还是实体餐饮商品的消费,抑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消费”?
此外,数字景观也不是提升“烟火气”的风口或噱头。数字景观建设应当超越现在的思维定式,回归最初概念,寻找更多线上线下结合的可能性。若想在现有应用场景下让光影数字景观叠加“烟火气”,首先需要考虑为实体的商品交易和餐饮带来更多的让人参与和互动的动力,而不仅是居高临下的“文化展示”功能。
其次,数字景观需要与味觉、触觉、听觉更紧密地结合,创造新的商业“烟火气”感知场域,而不仅停留在视觉层面。
第三,城市的数字景观建设需要解决“烟火气”中的人群拥挤、冲淡主题沉浸感的问题,让艺术表达、购买欲望和流量的“烟火气”达到平衡。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